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女排玩儿命赢了巴西挺进决赛的背后,请记住这位哭花了眼线的女人!

2016-08-19 陕西都市快报


    北京时间19日上午,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,中国女排迎战荷兰女排。最终,中国女排3:1战胜对手,挺进决赛!


  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打进奥运会决赛。



  比赛刚开始阶段,荷兰队气势较盛,4号位强攻屡屡得手,一度以12比5领先中国队。但在郎平的一个暂停后,中国队加强了防守,形势很快发生了改变。最终,朱婷的一记大力扣球帮助中国队以27比25拿下了关键的第一局。


  此后的几局,也都是按照这种无法预测结果的剧情延续下去。


第二局:23-25


第三局:29-27



  第四局:25-23



  比赛激烈程度由此可见!


  主教练郎平赛后接受采访,坦言今天自己的心脏也受不了了!“中国女排是最坚强的,我们一起顶!”这句让所有人都泪奔了!一场你死我活的比赛,姑娘们就是靠着这样的女排精神,顶住了!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o0322zas8vo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  北京时间21日,中国队将与塞尔维亚队争夺冠军。



  然而两天前,当中国队和巴西队踏上女排八强战的赛场时,几乎没有人相信,中国队会赢。



  连主教练郎平自己都承认,巴西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,都远远胜过我们。



  战胜巴西队之后的采访中,郎平带着笑容,眼中却有泪……




  她说,“还是我们的球员比较英勇。今天,我们赢在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。我们没有想太多,什么结果都能接受,只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。”


  她还说,其实不希望因为赢了这一场球,大家就把女排精神抬得那么高。“不是只有赢球才是女排精神。”


  这句话,说得非常中肯。


  竞技体育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是靠实力说话的。光凭精神是赢不了球的,相反,输球也并不意味着缺乏“精神”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只强调“XX精神”,也是对运动员、教练平日辛苦训练的不尊重。


  但有时候,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,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,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、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,又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属性。



  而且,人们之所以会第一时间呼唤“女排精神”,恰恰因为带领女排的人是她,是曾经的“铁榔头”,是“女排精神”的最佳代言人——郎平。


  这场胜利,最大的功臣,毫无疑问是她。坐在场边的她,在所有人眼里,似乎都是无所不能的。她能观察到场上一切变化,何时叫暂停,何时换人,该换谁上,总是控制得恰到好处;她能体察到球员的每一丝情绪,何时批评,何时激励,何时安慰,一切似乎都尽在她的掌握中。




  或许,郎平这个名字,对中国女排而言,就是“奇迹”的代名词。


  当年鼎盛时期的中国女排,是无可争议的“梦之队”。女排有奥运会、世界杯和世锦赛这“三大赛”,“三大赛”都是四年举办一次。从1981年到1986年这6年间,她们没有让任何一项大赛冠军旁落。


1981年,女排世界杯



1982年,女排世锦赛



1984年,洛杉矶奥运会



1985年,女排世界杯



1986年,女排世锦赛



5次大赛

冠军全部是中国女排

那个时代,是辉煌的“五连冠”时期




  而郎平,正是那支梦之队皇冠上的明珠。




  她18岁就进了国家队,天赋惊人,一来就被主教练袁伟民视为重点培养对象。



  21岁,她就成了主力,拿下了第一座大赛冠军奖杯。在那之后,她一路成长为和古巴的刘易斯、美国的海曼齐名的“世界三大主攻手”之一。




  整个80年代,她是全民偶像,是人们口中的“铁榔头”。



↑感受一下郎指导年轻时惊人的弹跳能力


  到目前为止,她也是唯一入选排球名人堂的中国运动员。






  然而退役后,郎平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选择:放着北京体委副主任的“美差”不当,却去了美国,当起了穷学生。


  她说,自己“心太软,同情人,不会顺着人说话”,不是当官的料,还是学点实在的东西好。之所以选择去美国,是因为她在国内实在太出名了,想去过一段“普通人的生活”。


  和那时所有留学生一样,她也要勤工俭学。为了挣钱,她甚至中断了一阵学业,接受了意大利俱乐部的高薪聘请,打了两个赛季的球,给自己攒学费。


  完成学业后,她的教练生涯也随之起步。第一份工作,年薪就是20万美元。她住上了洋房,过上了舒适、安逸的生活。


  然而,在大洋彼岸,中国女排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,却正急速滑向低谷。


  1992年奥运会,第7。1994年世锦赛,第8。最低谷低到了什么程度呢?连亚洲冠军都丢了。


  情急之下,中国队找到了郎平。




  与20万美元的年薪相比,执教当时的中国队,月薪只有335元,一年下来4000多块,加上津贴,也不过6000多元。


  但郎平的第一反应是:“中国女排培养了我,当有需要的时候,我只有无条件地去做。”


  接下来的一年,她神奇地带领正处在低谷中的女排拿下奥运会银牌,两年后又夺得世锦赛亚军,还重新夺回了亚洲冠军。




  但因为执教太过辛苦(那段时间,她曾经因为过度劳累晕倒过两次),以及在美国的女儿还太小,郎平不得不暂时告别了国家队。



  之后,郎平主动选择了“在外漂泊”。在美国学习多年,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为在国外执教铺平了道路。


1995到1998年,郎导的梦之队回来了。


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、98年世锦赛银牌,虽然都惜败给了当时势头正猛的古巴队,但依然比此前有了质的飞跃。


(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)


     1996年,奥运会国际排联把当年最佳教练颁给了郎平。没有人想到,那一年,郎导辞职了,她说中国女排现在已经不那么需要她了。她人生中还有许多别的事情要完成。


      1998年,离开中国女排的郎导前往意大利,执教职业比赛。在以后的6个赛季里,她率队拿到过意大利联赛和欧洲杯赛所有的冠军


     2005年,郎导应邀回到美国,执掌美国女排。她用了2年的时间,把世界排名前五开外的美国队,带到了2007年世界杯第三名,更是在北京奥运会上,带领美国队获得银牌,重返巅峰。



于是,郎平成为了世界的郎平!
 
(北京奥运会,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杀入决赛)


       那一次奥运会,郎平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,在比赛中直接面对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。


  当时的人们,对她的心态是很复杂的。作为球员和教练,她都给中国女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但如今却成了对手,让许多人感到不是滋味。


       郎平的回应,十分有技巧:“我是中国人。我感到很骄傲,因为这显示中国排球受到了认可和尊重。”


          除了带队打仗,她还在美国成立“郎平基金会”,为中国受伤运动员提供康复治疗,资助生活困难的退役运动员。原来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冯坤和主攻手赵蕊蕊,都接受过郎平基金会的帮助。



        北京奥运会之后,郎导又来了一个万万没想到:告别风生水起的事业,离开美国队,

回家陪伴自己的女儿白浪。


         这一次,郎导决定回归妈妈的角色。从08年到15年,她陪着女儿度过了最快乐的少年和青年时光。


 “得世界冠军的机会很多,而女儿只有一个。”


(郎平和女儿合影)


        她就和一个普通的全职妈妈一样,接女儿上下学,陪她游泳、打球,跟她讨论喜欢什么男朋友;而白浪也在郎导的影响下开始打排球,还入选了美国少年队。


(郎平女儿白浪,现就读于斯坦福大学)

       女儿渐渐长大了,不再那么需要她了,2015年,郎导再次应聘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。


  去年女排世界杯,本就年轻的中国队,出征前又折损大将。一片愁云惨雾中,郎平又创造了奇迹——时隔12年,再获世界杯冠军!





  这么多年,我们看惯了郎平创造的奇迹,而且无论在哪里执教,她总能得到球员的尊敬、爱戴,甚至是崇拜。对她来说,再神奇的事,似乎做起来都是理所当然。


  但借用网友的一句话:所有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胜利,背后都是“鬼才知道经历了什么”。




  她曾经5天飞3座城市,只为了考察球员的状态。大赛期间,“一天能睡四五个小时就不错了。”训练课上,她可能连20分钟都坐不了,总是来回来去地走动、示范、监督,根本顾不上自己有腰伤,每次训练结束,她都得和队员一起做理疗。




  曾经被她带过的美国女排队员曾开玩笑说,“我们真的是要被她杀死了,可那是值得的。”而在今天女排球员眼中,她更像是“女神”和“妈妈”。


  她自掏腰包,给队员买蛋白粉补充营养,春节还会发红包。可自己却忙得只能一边看比赛录像,一边吃泡面……



  赢球时,她总是归功于球员。




  输球了,她自己一力承担。




  这样一个教练,球员怎能不愿意为她而战?


  今天,中国女排给了我们奥运开赛后的又一大惊喜。

  接下来,她们还能不能再进一步?


  但无论胜负,郎平给我们带来的已经足够,她的故事,已然是传奇。




 


有一种精神 ,叫中国女排 ,拼搏,不服输,点zan为女排姑娘加油!


来源|环球人物杂志、中国青年报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、 视觉中国、CCTV5等


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,精彩内容等你看哟,别忘点个ZAN~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